• 00:00 1.
    訓練再突破 (2) ~ 回饋與指導
  • 索引
  • 筆記
  • 討論
  • 全螢幕
訓練再突破 (2) ~ 回饋與指導
長度: 03:52, 瀏覽: 284, 最近修訂: 2024-10-18
文章結構:
  1. 什麼是回饋與指導的學習
  2. 方法很多、眾說紛紜
  3. 分析需求 ~ 哪些情況會與他人互動,接受回饋與指導?
  4. 營造一個友善的互動環境 ~ 建立一個簡單、實用的專案管理系統與制度

好的專案執行方法,絕對是營造交流回饋環境的最佳實踐

交流回饋,在 70-20-10 模型中佔職場技能提升的20%,強調從他人互動中的學習,包括同事的反饋、導師的指導和團隊合作。

雖然在 Google 或 ChatGPT 詢問「如何改善 20% 社交學習」可以看到很多好的方法,例如 ChatGPT 的建議 (圖1):
  1. 加強導師與教練計畫:導師配對、教練支持
  2. 促進跨部門合作:計畫團隊、工作坊、研討會
  3. 創建知識分享平台:內部論壇、專家社群
  4. 推動反饋文化:360度反饋、即時反饋
  5. 促進知識與經驗傳承、支持團隊建設活動、利用技術促進社交學習 ...

有點多到眼花繚亂,甚至有些抽象,不知道從何下手是吧?

有沒有簡單、實用、而且每個人都做得到的方法呢?
當然有! 我們熟悉的 80-20 法則就告訴我們 ~ 抓住關鍵的 20% ,達成 80% 的效果,很多情形就像一本暢銷書的書名:「少,但是更好」 (圖2)。 

回到源頭思考,
什麼情況我們會與他人互動,接受回饋與指導?

基本上都和工作有關,例如
  1. 確認工作內容
  2. 討論計畫方向
  3. 遇到問題時
  4. ...

在這些他人互動的情境中,常常就是接受回饋與指導的時機,幫助我們累積經驗。

那要如何建立一個友善的工作互動環境呢?
導入一個好的專案管理系統與制度就對了!

xms+ 專案模組的設計,
可以輕鬆協助我們立即執行 4 個簡單又關鍵的步驟,大幅提高工作效率之外,同時又營造出一個與他人有良好互動的學習環境。
  1. 開工作
    清楚的指派誰、什麼時候、要做什麼事,該怎麼做。
    接著,就可以透過系統的工作清單、視覺化的甘特圖及工作看板等,輕鬆即時掌握整個團隊的工作進度, 事情就可以清清楚楚

  2. 發討論
    有問題就直接 PO 工作討論。
    系統除了發 email 提醒之外,專案成員也會立即收到 line 的訊息通知,點進連結就可以接續腦力激盪討論。同時兼顧 line 的即時優點,也解決 line 訊息雜亂、對話一直錯頻的困擾。

  3. 寫紀錄
    將工作過程中的產出、待辦事項等寫下來,協助工作執行更順利之外,也方便後續參考。

  4. 每日站立會議
    每天只要花 5~10 分鐘,快速了解「昨天完成了什麼?今天預計要做什麼?有沒有遇到困難,需要協助?」,成為專案資訊的重要交流平台,也營造一個更好的「與他人互動 / 回饋與指導」的環境

經驗,基本上都是在工作中展現,
因此只要有「開工作、寫紀錄」,就可以在每日站立會議中快速檢視,並透過主管引導「討論」有沒有遇到困難,或需要協助的地方,是「回饋與指導」的最佳實踐。

只要成功落實這 4 個步驟,
當我們工作遇到問題時,就可以從工作、紀錄和討論中查看「以前的人怎麼做?」,或是在每日站立會議中提出問題與他人互動,透過團隊智慧來回饋與指導。

毫無疑問的,
只要專案做得好,除了可以事情做更好、時間花更少之外,更讓「經驗傳承、收集」成為水到渠成的結果!

關於專案執行更完整的整理,可以參考:「導入專案,成功方程式 (開工作 X 每日站立會議)」。


圖1:ChatGPT 的建議
3f2c329a92d2e7b825abe1b65ec4a419.png

圖2: 少,但是更好
2bd958d99c8d1df4be20fd44f1c5bcd5.png
來源:
    評語
    請登入後才可以評分
    位置
    資料夾名稱
    快速入門 ~ 10 倍速教育訓練
    發表人
    蘇德宙
    單位
    台灣數位訓練課程
    建立
    2024-06-03 16:45:45
    最近修訂
    2024-10-18 08:26:27
    長度
    03:52
    引用
    1
    1. 1.
      第一章:職能之道 ~ 每天 10 分鐘,訓練再突破!
    2. 2.
      第二章:開始前的預備
    3. 3.
      第三章:基礎篇 ~ 改善現有的教育訓練
    4. 4.
      第四章:訓練規劃與執行
    5. 5.
      第五章:提升訓練品質
    6. 6.
      第六章:收集經驗,訓練再突破 (km+ 知識管理)
    7. 7.
      第七章、推動很困難?別擔心!
    8. 8.
      第八章:其他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