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資訊爆炸、短訊息充斥,
大家不小心就養成快速滑過內容的習慣,也沒耐心看 ...
要怎麼寫比較容易閱讀呢?
其實只要依照內容的特性,
選一個結構化表達框架,照著寫就對了,
就能讓事情表達清楚、有邏輯,
而且,寫起來又很簡單。
還有一點很重要,就是要 ~ 短!
這也是 tiktok, fb, ig, twitter, 微信 ... 這些短訊息平台成功的重要關鍵。
以下介紹非常實用的幾個框架,
努力學起來,保證受用無窮喔!
就是先講重點、再解釋理由、能舉例子更好,最後再來個回顧。
更詳細的說明,
這是一個很有名的表達框架,由知名的賣肯錫顧問芭芭拉.明托提出。
無論是寫作、演講、簡報、廣告、對話...,都能有效清楚表達觀點。
分為 4 個部分:
- Situation 情境
描述事件的背景,藉著讓聽者了解來龍去脈而感同身受。
- Complication 衝突
說明原本穩定的背景中,突然發生的困境或是變化。
- Question 問題
分析造成衝突的原因,找出須被解決的問題。
- Answer 解答
針對問題提出解決方法。
更詳細的介紹,可以參考:
別人為什麼要接受你的提案?
那就眼見為憑,拿出客觀的數據說明:這很重要、不解決會帶來什麼嚴重問題、提出解法與行動方案。
- 需求
強而有力的開場,就是 SCQA 中的 S,先引起對方興趣再說,最好要用客觀的「數據」佐證。
- 痛點
帶來什麼樣的「嚴重」的問題,營造解決問題的迫切感
- 解法
這很重要,不然問題沒解決就可惜了
- 反方立場
解決對方對解法心理的疑惑,增加信心
- 行動
沒有行動,講再多都沒用 ...
問題都發生了,總是要學點經驗,並且思考未來如何避免,才能 PDCA 持續改善呀。
- 問題是什麼
- 深挖關鍵原因
- 當下的處理方式
- 思考未來如何避免
更詳細的說明,可以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