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被工作追得喘不過氣、忙不過來?感覺手上的事情永遠都做不完嗎?
影片分享 5 個小技巧,讓你的效率倍增!
- 寫下代辦事項清單
每天到辦公室的第一件事:寫下今天要做的事項。
例如,先將重要任務寫在容易清楚看見的地方,再展開成幾個小任務,接著標註任務必須完成的「時間」,並把較瑣碎的事情寫在下方,這樣就能知道一天的時間該怎麼規劃。而如果在工作中被打斷,只要看這張表,就能快速回到要處理的工作中。
此外,完成任務後在清單上打勾,看著勾越來越多,心裡就會更踏實,也更有動力完成每項任務。
- 估算每個任務的所需時間
例如:處理一份公文需要多少時間?寫一個會議記錄需要多少時間?做一份 20 頁的 PPT 需要多少時間?
也許沒辦法太精準,但一定要有一個「時間量化」,才能在安排任務時知道要投入多少「時間資源」,並且試著讓自己「越做越快」,效率自然就能提升了!
對於「創作性」的任務,講者通常會採用類似「蕃茄時鐘」的方式,制定一段時間,計畫要思考的內容,然後在時間內專注這個任務。時間截止時,就先記錄下這個階段的成果,並轉換進行「其他工作」。一個時間單位多長,對每個人會有所不同,而關鍵是「在一段時間後,能轉換心境」,不讓自己一直困在同件事情上。
-
大任務細分,設定階段性截止日期
當任務的截止日期即將到來時,往往能爆發出極高的工作效率,就像考試前一晚,唸書的專注力、大腦的記憶力都會倍增。
較為複雜的大任務,可能需要花費一個月、半年或一年的時間達成,這時可以針對整體任務進行細分,設立多個時間節點,也就是「里程碑 milestone」,這樣能夠有效了解進度,並且審視任務完成的可能性,同時也可以適時獎勵自己跟團隊,讓大家越做越有信心。
-
留下時間,處理「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
我們常常在忙緊急的事情,而忽視了「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讓這些任務隨著時間流逝變得「又重要又緊急」。
因此,在規劃「代辦事項清單」時,刻意地在重要事項打上星號,提醒自己要留意這個「大石頭」,並在時間安排上,先放下「大石頭」,再用其他「小石頭、細沙」填在剩餘的時間裡,這樣就能避免忽視「重要但不緊急」的任務。
-
反思對自己有幫助的方法
由於每個人的工作特質、個性習慣不同,所以關鍵是「持續思考」有哪些工作方法對自己真的有幫助,才能讓自己更好、更進步。
最後,講者認為,能否完成「階段性的重要任務」,是能力成長的關鍵指標。而提高工作效率,是為了爭取更多「時間資源」來處理重要任務,也可以減少加班,避免影響身體健康,如此一來,就能達到越來越好的正向循環,也能更掌握自己的人生!
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