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常見的高效率工作的方法:
- 番茄鐘工作法
專注 25 分鐘執行設定的目標,然後放空腦袋發散休息 5 分鐘一下。
- 慢想
慢速思維,幫助我們理性分析、解決問題、長期規劃。
- 每日站立會議
就每天花 10 分鐘思考三個核心問題:「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遇到什麼障礙或需要協助的地方?
- 馬克吐溫的領先秘訣
就是先開始,並且把複雜的是拆成一件一件做得到的小事,然後從第一件做起。
其實這些方法的共同點,就是 ~
想清楚再做!
工作日誌,
要怎麼寫才能輕鬆實現這個大原則呢?
做法就很簡單,
無論是用手機 or 電腦操作,想到的時候就紀錄!
- 做之前,新增「待辦事項」
- 做完後,新增項目 (optional,沒寫也沒關係)
什麼?就這樣?
別看這麼簡單的動作,好處包括
- 高效率工作
輕鬆實踐從「規劃、執行、追蹤、成果收集」等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 創造「慢想」時刻
寫的時候,就要被迫思考「要做什麼、打算怎麼做」
- 激勵自己
xms+ 會記錄數量,就能透過數據來激勵自己,滿足 ABC 的 Celebration,告訴自己很棒。
這就是孔夫子所說的「吾道一以貫之」,
抓住最核心的,就能打通任督二脈,實踐這些方法之外,還能克服拖延的問題、取得爆發性成長!
根據福格的行為模型 (B=MAP),做法只要符合「ABC 原則」就能養成矽習慣!
- Anchor Moment
「做之前、做完後」,就是清楚的提示點,符合 ABC 的 A。
- New Tiny Behavior
透過 xms+ 的工作日誌功能,「新增待辦事項」超級簡單,符合很小的行為 B。
- Celebration
做的任何時情,都新增待辦 or 事項,xms+ 會統計數量,用「數據」告訴自己很棒!(Celebration)
只要落實「做之前,新增待辦事項」的原則,
反正想到的就先寫下來,這樣就可以從「待辦清單中」輕鬆找到下一個「專注」的目標。
3. 番茄鐘的「發散」
通勤、走路、無聊的時候 ...
就無腦的用「新增項目」記錄剛剛做了什麼,順便回顧一下。
4. 慢想
新增待辦事項的時候,
就簡單整理紀錄一下「要做什麼、怎麼做」。
因為要用寫的,
慢慢的打字 or 手機語音輸入的節奏就快不起來 ...
就像金庸小說的珍瓏棋局,
反其道而行,刻意多浪費一點時間、沒效率,
反而創造了「慢想」的時刻。
如何實踐呢?
- 昨天做了什麼?
從已完成的待辦項目清單中就一目了然。
- 今天要做什麼?
從「待辦清單」中找囉。
- 遇到什麼障礙或需要協助的地方?
遇到問題就先「新增待辦事項」寫下來,就很好追蹤與處理。
6. 馬克吐溫的領先秘訣
把任何想得到要做的事,即使很小,也都新增待辦事項。
這樣做的好處是 ~
事情很小,很容易執行,也不會遺漏
而且還能輕鬆實踐馬克吐溫領先的秘訣:
把複雜的事,
拆成一件一件做得到的小事,然後從第一件做起
一天當中,總有沒事幹做或懶懶不想做事的情況 ...
這時候不妨就看一下待辦清單,
挑一個簡單又可以很快完成的待辦事項,只要告訴自己 ~
反正也沒事,
挑 1 個簡單來做,花個幾分鐘就能搞定
因為很簡單,又能完成一個可能拖延很久的事情,
通常就會獲得成就,符合 ABC 原則中的 Celebration,帶出持續下去的動機,滿足福格行為模型 B=MAP 的 Motivation。
日本 Amazon 暢銷書「OUTPUT ~ 最高學以致用法」提到:
將工作和學習的重點放在「輸出」,每個人都可以達到突飛猛進的爆發性成長。
寫工作日誌,正是不斷的 OUTPUT!
下面就以我個人的工作日誌為例,
說明如何在 xms+ 的協助下,在不知不覺中就輕鬆實現上述的工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