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需要專注,但一個人不能永遠保持專注,適時的讓自己放鬆,大腦才有時間可以挖掘出更好的答案!這聽起來好像很有道理,從腦科學的研究結果也是如此!
根據研究,大腦學習有兩種模式
- 專注模式 (focused mode)
吸收材料,放進工作記憶區,只是空間是有限,無法專注太久 ...
- 發散模式 (diffuse mode)
適度放鬆,就可以讓工作記憶區的材料,慢慢地飄進長期記憶區。
要如何有效率地將知識放入工作記憶區,並在需要時順利提取呢?
還是 ... 上課時我都會,考試時卻腦袋空空 ...
作者分享幾個重要技巧,很值得參考喔
一、回想
許多研究都告訴我們,回想是學習的一項強大工具,如何做呢?
- 問答字卡
正面寫上問題、背面寫上答案,
接著在當天睡前複習一次,千萬別輕易翻開後面看解答,如果想學得更好明早起床再考自己一次。
- 間隔式學習法
就是要不斷的拉長複習的間距,從一天複習、到一星期、到一個月,
讓提取記憶的過程變成一種直覺,來回查找,你才能夠將這份知識內化,
而且,交錯練習的方式更能顯著地增加提取記憶的難度喔。
二、 番茄鐘工作法
這是實踐「專注模式」與「發散模式」的好方法!
就是設定 25 分鐘的鬧鐘,在這個時間內你得專心在你所規劃的任務上面 (專注模式),鬧鐘一響,你就可以大肆地去放鬆 5 分鐘了 (發散模式),當然,你也可以依照你的情況調整時間。
番茄鐘工作法還有一項優點 ~ 可以有效治療拖延喔,因為它能馬上給你一個小目標,例如:
為了多益考試,有幾萬個單字、幾百種動詞變化型態 ...,想到就不想做了,因為很難!而番茄鐘的特性,就是目標轉變成二十五分鐘內,我們只管這幾分鐘內是否能夠專心,能不能夠考好就暫時不要去管它了。
三、避開「以為學會」的錯誤學習方式
最常見錯誤學習方式,就是不斷的、反覆的、持續的用翻閱的方式來複習,因為重複閱讀所造成的熟悉感來產生我們經學會的錯覺。
四、抱佛腳式的讀書法
因為這種方式缺少了在工作記憶與長期記憶之間的來回查找,而大部分的知識都得經過無數次這樣存入和提取的過程才有辦法變成你自己的東西。
五、不要在課本上畫太多重點
因為畫重點這個動作很可能讓自己覺得已經記下來了,更好的方式,應該是段落旁邊寫上自己的摘要或是重點整理
六、上戰場的技巧
作者分享兩種方式,參考看看囉
- 跳躍應考法,避開定勢效應
考試時,先找出困難的題目,接著開始寫簡單的題目。
當你思考同一個題目超過兩分鐘時,就該轉頭去做另一個簡單的題目,因為持續專注在同一件事情,容易掉入「定勢效應」,也就是腦中浮現的第一個想法正好阻擋了你去尋找更好的答案,因此要切換到發散模式 (比較簡單的題目,不需要大量用腦)。
- 改變學習的環境
避免因為環境的改變,而降低了思考能力。
來源:
透過連結,您可以觀看原作者「
文森說書」在 YouTube 上更多的影片喔
Q. 嵌入 YouTube 影片合法嗎?